在海淀区,曾经有个叫蜂鸟家园的地方,那可是中产们眼中的“香饽饽”学区房。为啥呢?因为它对口的中关村三小,综合实力在全能排进前三。
学区房,蜂鸟家园优势明显,面积小,总价相对低,花个几百万就能让孩子读顶级名校,简直是占坑学位的“神器”学区房。当年名震全国的富人小区万柳书院也在这一片。
想当年,2021年的时候,蜂鸟家园一套44平米的住宅,成交价高达985万元,单价超过22.4万元每平米学区房。
可到了2023年年末,同小区一套52平的开间,总成交价降到了617万元,单价11.9万元每平米,和2021年相比,每平米差不多降了10万元学区房。
这还不算完,更惨的是有价无市学区房。刚过去的3月份,整个小区一套房都没卖出去,要知道,每年5月是小学入学登记时间,一季度本是学区房成交旺季,连顶级学区房都这样,其他地方的学区房状况可想而知。
家长们买学区房,可不只是为了孩子上学,更想着投资学区房。以前有个说法,孩子出生时买套学区房,高考完卖掉,赚的钱不仅能覆盖孩子整个教育费用,还能有盈余。
可现在呢,可能得把学区房卖了,等孩子上学再买回来,同样的钱,到时候说不定能买两套学区房。
从数据来看,2023年全国普通小学招生1877.9万人,比上年增加176.5万人,增长幅度达10.3%,看似不错学区房。但这是因为2016-2017年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迎来高峰,这批孩子正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。
再看幼儿园人数,2023年在园幼儿4093万人,比2022年减少534万人,且2022年比2021年减少177万人,2021年比2020年减少13万人,2017年之后出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学区房。
这种情况下,学区房的价值大打折扣学区房。表面上看,是教育资源稀缺程度变了,以前10个人抢一套房,现在2个人抢,成交价自然不同。
但更深层次原因,是学区房背后的高考制度,已经跟不上当前经济形势的步伐,说白了,不是学区房不行了,而是高考的“魔力”减弱了学区房。
很多人觉得高考能改变命运,可实际上,这是个误解学区房。回顾历史就会发现,高考改变命运本就是少见的情况。
不少人成功后,把功劳都归到自己身上,认为是高考和努力让自己成功,却忽略了经济周期的作用学区房。其实,真正改变命运的是经济周期,高考只是给了普通人参与经济周期的机会。
70年代末到80年代,可称为高考1.0时代学区房。1977年9月,教育部决定恢复高考,招生对象广泛,学生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。
在高考停办的十余年,人才体系停滞,那时只要考上大学,就等于有了编制,还很可能进入核心部门学区房。
比如80年代初,干伍青黄不接,中央提出干部年轻化,之后各级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大幅下降学区房。所以说,这个时代是制度红利改变了命运,高考只是提供了参与机会。
到了高考2.0时代,贯穿整个90年代并随加入WTO达到顶峰,这时的红利是外贸红利,也叫工业化红利学区房。
改革开放深入,大量私营外贸企业涌现,我国以轻工业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,同时外资带来技术,国内形成全工业门类产业链,成为世界工厂学区房。
产业升级需要大量专业人才,像机械、土木等专业人才脱颖而出,外贸和工业化带来全产业链崛起,需要创业者和高素质人才学区房。
1979年到2001年,我国进出口总额翻了100倍,只要是大学生,不愁找不到工作学区房。这个阶段,是工业化红利改变命运,高考让大家有机会参与其中。
90年代末开始,进入高考3.0时代,吃的是城市化红利和土地计划经济红利学区房。80年代各种承包让地方经济发展,但中央财政紧张,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,把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决定权留给地方,1998年停止分房,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,土地计划经济时代来临。
同时大学扩招,1999年比1998年扩招48%,大量大学生进城买房,为土地财政提供收入学区房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不断攀升,离房地产近的行业得到加持,土木工程成王牌专业。
这个时代,经济繁荣,不管计划内还是计划外行业都缺人,学历比专业重要,学区房值钱,因为学历能,家长们拼命让孩子卷学历学区房。
现在我们来到了高考4.0时代,制度红利没了,外贸红利减弱,计划红利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快消失了,可高考报名人数却在不断增加,2019-2023年从1000万人增长到近1300万,2024年更是达到约1353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学区房。
高考与新经济形势不匹配,出现了“一千万新生儿嫌少,一千万大学生嫌多”的尴尬局面学区房。
根本原因在于高考教育按计划走,与市场脱节学区房。以前卖地支撑计划,现在卖地项目消失,计划对就业的覆盖能力减弱,得靠市场。
行业不缺人,对求职者要求就高了,以前阿里大专能进,现在985研究生都不一定行学区房。经济周期变化,学历受阻,当专业、资源背景比学历更重要时,学区房就不值钱了,高考也越来越难成为红利的途径,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下一个红利是什么。
其实高考改变命运在人类历史上本就是短暂的特殊情况,就像古代科举,录取人数少,对普通人意义不大学区房。
以后的教育体系,要么像、那样全面卷计划,要么像阿根廷搞、发展多元才艺那样,让孩子根据自身情况,另辟蹊径找成功渠道学区房。
新出生人口下降和学区房贬值,正是家长们对这种变化的反应,随着经济发展,我国教育体系也会走向类似国外的阶段学区房。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